孩子很用功!但成绩不好!可能是因为它!上千万的儿童都有这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5-02-10 09:17 | 来源: | 浏览: 245

笨、懒、不努力



这些负面标签

经常被家长贴在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

有些孩子已经很努力了

可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问题出在哪儿?

原因很隐蔽!


图片


曾经央视有一部关注儿童成长的纪录片热播,其中有三个阅读障碍的儿童家庭故事,这些孩子都有共同的特点:

看书速度慢,经常存在丢字串行现象;读书写字时,会有增字或减字;抄写速度慢;背课文比较困难......

这些原因不易被察觉,导致老师和家长们可能会给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或者“笨小孩”的错误标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阅读障碍,消除偏见,帮帮孩子!

图片
图片

阅读障碍是视功能异常的一个重要表现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视力达到1.0了就完全没问题,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美国视光学会双眼视功能、视觉感知与小儿视光分会前任主席Susan Cotter教授提出,良好的视力≠良好的视觉

良好的视觉是指人眼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够看清楚这个清晰立体的世界,并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


图片


视功能异常相关阅读障碍,对于12岁以下,处于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影响尤为突出,并可能成为这些儿童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影响学习成绩。


孩子是否存在相关阅读障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征兆做一个初步判断。


01

识字不准

图片

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6和9、b和d、p和q分不清楚;写字经常多一笔画,或少一笔画;把相似的字搞混,就像视和祝,将Q看成O。

02

阅读困难

图片

阅读时出现串行、跳行等问题,速度比较缓慢,会长时间的停顿,逐字阅读或用手指跟读,经常会漏字、加字、替换字。

03

视物不清

图片

在看近处物体时,可能会出现重影或模糊现象,也可能存在眼睛疼痛的情况;为缓解不适孩子或许会频繁眨眼或揉眼睛。

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和同龄孩子是有部分差距的。



图片


图片

儿童阅读困难先排除眼睛问题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视光学组组长瞿佳教授曾经针对这一情况进行过一项对照实验:


“研究者对两个不同班级的孩子进行实验,一个班的孩子接受了视力矫正,而另一个班的孩子没有。一段时间后发现,经过视力矫正的那个班的学习成绩要远远高于另一个班。”



图片



这不代表视功能越强,孩子的成绩就越好,而是说明视功能异常会导致成绩下降


01

调节灵活度检查

图片

调节灵敏度的检查可以客观的反应患者调节的速度和持久性是否存在问题。

02

正负相对调节

图片

辅助“真假近视”的诊断,检查患者调节放松和刺激的动用能力。

03

融像范围

图片

检查患者的融像范围是否可以抵抗眼位所造成的影响。

04

调节反应检查

图片

眼睛的调节反应的检查,与正常值相比,无论反应超前还是滞后都代表调节能力可能存在问题。


图片


05

AC/A检查

图片

反应眼睛调节与集合对应关系的比值。

06

远、近距离水平隐斜

图片

定量分析远近隐斜视的量初步判断是否有异常。

07

融合功能检查

图片

检查双眼融像功能。

08

调节幅度检查

图片

检查双眼最大调节力。


图片


图片

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不要再把“不认真学习”“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挂在嘴边啦!我们应该给到孩子更多的理解,找到更适合孩子的阅读方法,改善用眼习惯。

01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环境光线应充足、均匀,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看书、写字。

02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尽量让孩子在户外活动 2 小时以上,让眼睛接触到充足的阳光。孩子可以适当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眼球。

03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孩子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议带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更好地观测其视力健康。


图片

爱尔眼科·海得视门诊提示您:


一般来说,3 岁以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视力检查,建立孩子的屈光档案,以后每半年一年定期检查,除了及早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外,也可以及早发现视功能异常。


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在新学期“用眼高峰”后,又盼来了一年一度的小长假,在一学期的时间里,不可避免增加近距离用眼强度。


在即将来临的小长假前,是时候给每天陪我们,并肩作战的眼睛,做一次全面的眼健康检查啦!重视孩子眼健康,别让孩子视力“亮红灯”!

由于个体差异,想了解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案,请点击这里进行客服...

立即客服